苏格拉底的申辩

重磅推荐拜占庭帝国大通史特装 全四卷 限量1000套,作者题词签印藏书票,书口喷绘 烫印,封面封底烫金,内含2张黑白鎏金珍藏书签 1本黄金蓝宝石索引册 拜占庭君王世系图自营预售¥966.00新民说·宋神宗与王安石:变法时代 精装上下册(当当专享签名定制版,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,售完即止。“中国好书”得主吴钩重磅新作!国困民穷,外敌窥伺,出路...

作者
【古希腊】柏拉图 著 吴 飞 译/疏
出版社
华夏出版社
出版时间
2017年01月
国际标准书号ISBN
9787508090191
苏格拉底的申辩

重磅推荐

拜占庭帝国大通史特装 全四卷 限量1000套,作者题词签印藏书票,书口喷绘 烫印,封面封底烫金,内含2张黑白鎏金珍藏书签 1本黄金蓝宝石索引册 拜占庭君王世系图

自营预售¥966.00

新民说·宋神宗与王安石:变法时代 精装上下册(当当专享签名定制版,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,售完即止。“中国好书”得主吴钩重磅新作!国困民穷,外敌窥伺,出路何在?看千年前大宋追梦CP如何引爆北宋改革!)

自营券满减满折¥198.00

从开国斗到亡国:明朝残酷权力斗争全史(从没有哪个朝代,斗得像明朝那么狠、那么花样百出!)读客中国史入门文库

自营券限时抢¥29.90

常识课(杜骏飞教授的1001次人生辅导课。常识教育,在学校之外,却决定了每个人的人生。)

自营¥49.00

地图里的人类史 温骏轩 著 (作者亲笔签名 随书附赠:新书《地图里的全球史》抢先读小册子)

自营包邮券¥69.10

弗洛伊德与为什么鸭(限量签章版 亲绘贴纸。武志红强烈推荐。原来我可以不用那么好,我的感受很重要。“徐慢慢心理话”心理学漫画新作)

自营包邮券满减满折¥59.80

五星聚:星象中的天命转移与王朝盛衰

自营券满减满折¥98.00

成为雍正(附赠《雍正十二月行乐图》原画海报 雍正全身像书签,新晋B站百大UP主、“夺嫡区宝藏UP”【正直讲史-李正Str】动情力献!)

自营券预售¥49.00

结婚由我(当当专享印签版,上野千鹤子重磅新作)

自营券满减满折¥59.80

编辑推荐

《苏格拉底的申辩》翻译注疏本自2007年出版,至今已近十年。由于此书在柏拉图对话中特殊的地位,它的需求量一直很大,所以几年前就已经买不到了。此次作者做了修订。改正了书中的一些错误,其中有翻译和注释的错误,也有许多常识性的错误,尤其包括希腊文拼写的错误。

     相信这个修订本会得到更多读者的欢迎。

 

内容简介

公元前399年,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传讯,说他不信城邦诸神,引进新的精灵之事,败坏青年。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。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,他*后被判处死刑。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,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。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,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《苏格拉底的申辩》。

本书包含三个部分内容,一个是北京大学吴飞教授据希腊文翻译的柏拉图的《苏格拉底的申辩》,并作了很多注释,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;第二部分是吴飞教授为这个中文译本写的导言,对这个古代经典文本的背景知识,给读者一个较为总体的概念;第三部分是吴飞教授从自己的角度,对柏拉图的《苏格拉底的申辩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解读和思考,特别是对《苏格拉底的申辩》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。第三部分尤其重要,是中国学者自觉地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、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尝试。

作者简介

吴飞:著名青年学者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,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思想、宗教人类学、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。有《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: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》、《自杀与正义:一个中国视角》、《浮生取义——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》、《自杀作为中国问题》、《麦芒上的圣言: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的信仰和生活》等著作出版。

目  录

引言(吴飞)

一 苏格拉底的审判

二 柏拉图的《申辩》

三 《申辩》中的几个主题

四 《申辩》从古典到中世纪

五 《申辩》在现代欧洲的复兴

六 现代《申辩》研究中的三个问题

七 《申辩》与现代哲学

八 西方当代《申辩》研究的版本情况

九 中国学界对《申辩》的翻译与研究

十 本书的翻译与义疏

 

缩写对照表

 

苏格拉底的申辩(柏拉图 著 吴飞 译)

一 真理与修辞

二 案情的真相

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:针对拨控告者的辩护

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: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

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

六 惩罚与荣耀

七 临别告白

 

生的根据与死的理由(吴飞)

——《苏格拉底的申辩》义疏

一 真理与修辞(17a1-18a6)

二 案情的真相(18a7-19a7)

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:针对拨控告者的辩护

(19a8-24b2)

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: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

(24b3-28a1)

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(28a2-31c3)

六 惩罚与荣耀(35e1-38b9)

七 临别告白(38c1-42a5)

 

主要参考文献

修订版后记

在线试读

 ……  

    然后,苏格拉底说出了他那句千古传诵的名言:“我去死,你们去生。我们所去的哪个更好,谁也不知道,除非是神。”(42a2-5)从他对雅典人的告别演说中,我们早已看到了苏格拉底的心胸。认识到人的必然局限并以哲学为业的他,绝不是一个斤斤计较、睚眦必报的人。虽然他告诉雅典人说,好人一定有好报,坏人会受到谴责,但被整个雅典处死的苏格拉底知道,对他的在天之灵的好安慰,并不是让整个雅典城遭受天谴。那么,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这句话理解为:我会高贵地死去,享受神给的赐福,你们会庸庸碌碌地活下去,遭受神给的报应。苏格拉底从没有说,他会知道只有神知道的知识。他在这里既然说只有神知道,这结果就只有神知道。我们更不能把这理解为苏格拉底对雅典人的诅咒。即使在应该预言和诅咒的地方,苏格拉底真正给出的,也不是一个诅咒;而今,在刚刚向雅典人托孤之后,苏格拉底难道又要给雅典一个诅咒吗?

其实,苏格拉底的意思非常简单。他既然说生与死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,那就是说,他并不知道。这句话当然首先是对“无知之知”的一个终概括。还有什么事情比生死更大?但面对这样重大的事情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,谁不要作出判断?而谁在作出判断的时候,不是基于自己的一个假设?普通人往往假定生比死好,于是为自己的生活态度找到了种种依据。苏格拉底同样要作出一个事关重大的决定,而他同样不知道生和死究竟哪个更好,那他就同样需要作出一个假设,以便为自己的抉择提供理由。于是他假定,死不是必然不好的,而是一件很有可能会好的事。但这个假定来自哪里?不是来自常识,不是来自众议,也不是来自神话传说,甚至也不是来自精灵的暗示,而是来自一个更根本的假定,即关于什么是好的假定。苏格拉底的终根据,不是对生死究竟是不是好的假定,而是对什么是好的假定。如果假定了生与死哪个更好,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选择,根本没有思考的空间了。而苏格拉底的假定又来自对智慧的一种理解: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,但一定存在真正的智慧。由于苏格拉底的假定基于人不可能有真知的基础上,因而是所有可能的假定中灵活、不会限定思考的一个。于是,他根据这个假定,在辩证的对话中思考生的好处在哪里,死的好处可能在哪里。他虽然并不确切地知道生死究竟会是怎样,但能够通过这个假定找到自己生的根据和死的理由。

苏格拉底的根据和理由的一个巨大力量就体现在,哪怕在后作出决定之后,他还是在谦卑地告诉自己和雅典人,生与死究竟哪个更好,知道的仍然只有神。苏格拉底不会作出任何结论,他在这个重大问题上,向他的神献出了虔诚的哲学祭品,也留给了雅典人一个永远思考不尽的哲学问题。

相关图书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none
暂无评论...